多地政府大手笔回购商品房,中国或进入消费拉动经济的新时代

留学租房 https://www.awehome.com

近日,有媒体报道说,苏州拟对6个区及4个县市共10个板块回购约1万套新房。而在苏州之前,就有多个地方政府或亲自下场,或鼓励国有企业批量购入商品房,包括济南、郑州、湖州等。

显然,多地政府已经意识到了,目前居民手里的现金,不足以支撑目前的房地产市场,而且,由于房价难以继续大涨,导致居民买房意愿普遍不高,庞大的房地产库存必须想其他办法来消化。

通过地方政府批量购买商品房的方式,一次性购买好几栋楼甚至整个小区,能够实现快速去库存,直接减轻房企的资金周转压力;现在各地此起彼伏的烂尾楼无法快速有效复工,主要还是钱的问题,开发商缺钱就无法继续推进项目,而房企回笼资金后,就不会通过大幅降价的方式来卖房,中断的项目也有钱继续建设了,这对于稳定市场有非常积极的作用。

有人好奇,地方政府回购了这么多商品房会怎么处理呢?其实有多种办法。

第一,可以把它们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装修,然后家具家电都装配好,就可以对外出租了。这不就是公租房吗?没错,是的!政府来当包租公包租婆,价格公道童叟无欺,不用担心跟中介和房东扯皮,而且可以长租好几年。

第二,可以用来作为人才房,吸引高学历或者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来当地工作。比如各地推出的人才计划,会有很多硕士、博士学历的人才关注,但是不解决住房问题,留住人才的可能性就不大了。

前几天有个段子在网上流传,说广州一个博士叫了个网约车,开车的大爷听说他是个博士,认为一定会在事业上有一番成就;然而,博士心里在苦笑,他只想在广州有一套自己的房子,靠工资收入是很难买得起的,而开车的大爷通过拆迁得到七套房子,闲来无事才出来开网约车的。这样的财富分配机制,显然是不合理的,所以需要改变,让人才也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,这样才能静下心来搞科研等工作。

第三,可以用来做安居房,比如共有产权房或者拆迁安置房等,作为解决当地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工具,这个对于社会稳定还是非常有帮助的。

地方政府回购商品房,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,目前全国多地都在发生类似的事情,我认为这在中国经济发展中,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。

地方政府取代个人和家庭,成为买房的主力之一,这是全民买房时代结束的重要标志,是继教育双减、医疗集采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。

大家有没有发现,“看不起病、上不起学、买不起房”这三座大山,这几年正在被慢慢挪走,老百姓的生活负担显著得到了减轻;当然,这个负担降低的过程会比较漫长,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降到普惠水平。不过没关系,事情总体在向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的方向发展,这样就足够了。

那么问题来了,以后房价还会大涨吗?

从人口趋势、城镇化率和国家政策三个角度来看,我认为房价整体上平稳各地区分化的可能性比较大。

第一,从人口趋势来看,202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.34‰,远低于十年前的6‰以上,差不多连续十年都是下降中。人口增长持续放缓,是由于出生人口继续减少,在2016年出生1883万人,到了2021年只有1062万人。

而从人口年龄结构图来看,情况更加不容乐观。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: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2.6亿,占总人口数的18.70%;预计到2035年左右,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,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%,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。

老龄化和少子化并存,若干年后大量住宅由谁来接盘呢?

第二,从城镇化率来看,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.72%。一般来说,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达到70%,房价上涨的进程会显著放缓。我国目前的真实现状是,东部大部分地区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70%,几大直辖市更是超过了80%,年轻人基本上都在城市,留守农村地区的大都是老人。换句话说,能进城的都进了,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的空间已经不大。

第三,从国家政策来看,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加强预期引导,探索新的发展模式,坚持租购并举,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,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,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,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。

“房住不炒”的政策定位,说明房地产调控从严的大方向不会发生改变,中国经济转型从长期来看还将坚持逐步“去地产化”的路线。

重点是探索新发展模式:坚持租购并举,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,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,这都需要政府手里有大量的房源才能实现,所以,近期地方政府大量回购商品房,也是国家政策落地的体现。

总结一下,由于多方面的原因,我国全民买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,地方政府和居民、企业及其他机构一起,构成了多元化的买房主体。而且,由于房住不炒政策,以后房价像过去那样全面大涨的概率非常低,多数房产将会失去金融属性,回归居住工具的本质。

未来房价走势是怎么样的,不妨来预测一下。

第一,房价走势会分化,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区别很大。

人口流入的一二线城市,一些环境优美、功能齐全(面积大、精装修、中央空调、地暖、新风系统、好地段、有学区等)的房子,相对会比较抗跌,甚至还有一定的上涨潜力;远郊地区的房子,或者房龄长、环境破旧、小面积、停车困难的房子,大概率会跌。

至于人口流出的地区,或者说绝大多数三四线地区的房价,这个只能说买一套自住挺好的,投资要慎重。

第二,租房居住需求会大幅增加,买房需求会弱化。

随着“租购同权”等措施的实施,不需要户口也能上学以及参加高考等,未来更多的年轻人会选择租房生活。年轻人一般工作变动比较频繁,在工作地附近租房,可以节约通勤时间和交通费用;而且,租房可以使用公积金,每月提取用来支付房租,经济压力不大。

第三,居住需求不等于必须买房,越来越多人会认同这个理念。

过去二十年房价的疯狂上涨,导致很多人认为,现在不买房以后买不起,所以是被迫买房;一旦房价不再上涨或者进入下跌阶段,金融投机属性就会消退,如果住宅只剩下居住需求,那么买房等升值的人就少多了,市场会趋于理性。从理性的角度来看,如果不需要买房就能满足居住需求,我想更多的人愿意把首付拿去消费,比如购物、旅游、买车等。

有专家表示,消费不是刺激出来的,消费是人的自然需要,衣食住行,丰富文化生活都不是靠刺激消费才出现的,要把老百姓基础的住房、医疗、社保全覆盖、孩子上学等问题解决好,消费自然会恢复。

专家的话我表示深以为然,如果以后家长、病人和年轻人的负担都减轻了,大家自然愿意消费,中国也可以跟发达国家一样,进入消费拉动经济的新时代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